阿維菌素,英文名稱Avermectins,是由日本北里大學大村智等和美國Merck公司首先開發(fā)的一類具有殺蟲、殺螨、殺線蟲活性的十六元大環(huán)內酯化合物,由鏈霉菌中灰色鏈霉菌發(fā)酵產生。阿維菌素是一種新型抗生素類殺蟲劑,具有結構新穎、農畜兩用的特點。在水稻上阿維菌素的大量推廣,給阿維菌素產品帶來了無限潛力。在防治水稻螟蟲,稻縱卷葉螟方面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成為替代高毒農藥的新寵兒。
作用機理
阿維菌素是一種神經(jīng)毒劑,其機理是作用于昆蟲神經(jīng)元突觸或神經(jīng)肌肉突觸的GABAA受體,干擾昆蟲體內神經(jīng)末梢的信息傳遞,對氯離子通道具有激活作用,大量氯離子涌入造成神經(jīng)膜電位超級化,致使神經(jīng)膜處于抑制狀態(tài),從而阻斷神經(jīng)未梢與肌肉的聯(lián)系,使昆蟲麻痹、拒食、死亡。因其作用機制獨特,所以與常用的藥劑無交互抗性。觸殺、胃毒、滲透力強。對昆蟲和螨類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無內吸作用。但它對葉片有很強的滲透作用,可殺死表皮下的害蟲,且殘效期長,不殺卵。其作用機制與一般殺蟲劑不同的是它干擾神經(jīng)生理活動,刺激釋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對節(jié)肢動物的神經(jīng)傳導有抑制作用,螨類成、若螨和昆蟲與幼蟲與藥劑接觸后即出現(xiàn)麻痹癥狀,不活動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蟲迅速脫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較慢。但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雖有直接殺傷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殘留少。因此對益蟲的損傷小,對根節(jié)線蟲作用明顯。
生物活性
阿維菌素是一種高效、廣譜的抗生素類殺蟲、殺螨劑。它是由一組大環(huán)內酯類化合物組成,活性物質為Avermectins,對螨類和害蟲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阿維菌素的層移活性能夠使其噴施后能滲入作物葉片組織中,表皮薄壁細胞內形成藥囊,長期貯存,所以阿維菌素有較好的持效期。因其良好的層移活性,使得阿維菌素對害螨、潛葉蠅、潛葉蛾以及其他鉆蛀性害蟲或刺吸式害蟲等常規(guī)藥劑難以防治的害蟲有高效。
優(yōu)點
(1)殺蟲譜廣,包括鱗翅目、雙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害蟲和葉螨、銹螨,還是殺滅多種寄生線蟲的高效藥劑;(2)作用機理獨特,害蟲不易產生抗藥性;(3)安全,由于噴到植物表面的藥劑能夠很快分解,所以對天敵比較安全,對環(huán)境少污染,即使使用過量10倍也不會引起植物藥害;(4)在生物體內也無積累和持久性殘留,所以阿維菌素應屬于無公害農藥;(5)阿維菌素在土壤和水中易降解,并在土壤中被土壤吸附,不會淋溶,無殘留,不會污染環(huán)境。
缺 點
(1)殺蟲速度較慢,害蟲取食阿維菌素后,先是行動遲緩,不取食,2-4天后才死亡,農民朋友往往以為藥效不好;(2)原藥毒性大,各種成藥都以低的有效成分含量來降低藥劑的毒性級別,但使用中仍需注意安全。
阿維菌素和甲維鹽在應用上的區(qū)別
(1)結構分子上區(qū)別
結構上來說,甲維鹽是在阿維菌素b1母體結構兩端加上了2個基團,一個是甲氨基,一個是苯甲酸,就出來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簡稱甲維鹽,結構的變化帶來防治譜的變化。
(2)殺蟲活性上區(qū)別
與阿維菌素比較首先殺蟲活性提高了3個數(shù)量級,對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和其它許多害蟲的活性極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觸殺作用,在非常低的劑量(0.084~2g/ha)下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蟲的過程中對益蟲沒有傷害,有利于對害蟲的綜合防治,另外擴大了殺蟲譜,降低了對人畜的毒性。
(3)兩者殺蟲活性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增幅不同
a在16攝氏度到22攝氏度區(qū)間。
在16攝氏度的時候,一樣含量的甲維鹽的活性比阿維菌素高出2到3倍;當溫度從16攝氏度升提升到22攝氏度的時候,阿維菌素的毒力將會提高6倍左右,而甲維鹽的毒力只提高了2-3倍,因此在16攝氏度到22攝氏度的時候使用一樣含量的阿維菌素以及甲維鹽具有差不多相同的殺蟲效果??梢哉f明,在此溫度區(qū)間,施用阿維菌素的效果會更好于甲維鹽。
b溫度在25攝氏度之上。
在溫度提高到25攝氏度之上的時候,甲維鹽的毒力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甚至能夠提升到1000倍之上,可是阿維菌素的毒力僅僅只提升了幾倍到十幾倍,在這個時候甲維鹽的殺蟲效果就會比阿維菌素好中國農藥新技術網(wǎng)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蓮花池東路5號
京安辦公樓415號
聯(lián)系電話:13141225688
聯(lián)系人:梅蘭 女士
QQ:313742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