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農作物生產由高產優(yōu)質向優(yōu)質高產的方向發(fā)展,農作物病害的發(fā)生越來越重。而防治農作物病害的殺菌劑種類也越來越多,許多研究者也用不同種類殺菌劑進行復配,以期達到在某種作物噴藥一次能防治兩種以上的病害,減少種植者的施藥次數。但不同作物上病害種類不同,但許多致病菌的種類相近,如果能開發(fā)出能用于多種作物上防治多種病害,對農藥生產企業(yè)、農民均有較好的價值。隨著水稻密粒型品種的大面積推廣及密植程度加大,水稻稻曲病發(fā)生也日趨嚴重。因此,研制對環(huán)境友好的、能應用于多種作物新的復配殺菌劑則很有意義。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化學名稱N-[2-[[1-(4-氯苯基)吡唑_3_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吡唑醚菌酯是德國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兼具吡唑結構的甲氧丙烯酸甲酯類廣譜殺菌劑。它能防治由子囊綱、擔子菌綱、半知菌類和卵菌綱等幾乎所有類型的真菌病原體引起的植物病害,同時它又是一種激素型殺菌劑,能使作物吸收更多的氮,促進作物的生長。該品種不僅毒性低,對非靶標生物安全,而且對使用者和環(huán)境均安全友好。
氟環(huán)唑(印oxiconazol),化學名稱:(2RS,3SR)-l-[3-(2-氯苯基)_2,3_氧橋-2-(4-氟苯基)丙基]-1H-1,2,4-三唑。氟環(huán)唑是一種新型、廣譜、持效期長的三唑類殺菌劑,由德國巴斯夫公司1983年開發(fā)。氟環(huán)唑對一系列禾谷類作物病害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紋病等十多種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樹等的病害;其不僅具有很好的保護、治療和鏟除活性,而且具有內吸和較佳的殘留活性。
據恒志信信息網報道,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就此研制一種對多種作物病害具有較好防治效果、對環(huán)境影響小的吡唑醚菌酯和氟環(huán)唑復配殺菌劑。和該吡唑醚菌酯和氟環(huán)唑復配殺菌劑防治病害的技術。吡唑醚菌酯和氟環(huán)唑復配殺菌劑時,可加入常規(guī)量的載體及添加劑(如乳化劑、分散劑、穩(wěn)定劑、滲透劑)混合,并且按常用方法制得可濕性粉劑、膠懸劑、微乳齊U、水分散顆粒劑或顆粒劑。
利用的吡唑醚菌酯為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廣譜性新型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滲透、內吸等全新作用機理,對大部分子囊菌、擔子菌、卵菌和半知菌均有很好的活性,可采用莖葉噴霧、種子處理、土壤處理等多種施藥方式,對環(huán)境友好,能夠促進作物茁壯生長,可廣泛地應用于各種植物病害的防治。
利用的氟環(huán)唑是高效、廣譜、低毒型殺菌劑,具有內吸傳導、預防保護治療等多重作用,對多種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顯的防效,與大多數殺菌劑、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混用,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對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觀賞植物上的多種病害具有治療和鏟除作用,內吸性強,速效性好,持效期長。
該產品詳細制造技術工藝配方請見: 《殺菌劑復配(其它有機類)制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