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唑酰胺類殺菌劑,作用機理為琥珀酸酯脫氫酶抑制劑,即在真菌三羧酸循環(huán)中抑制琥珀酸脫氫酶的合成,具有很強的內(nèi)吸傳導性,可以用于水稻、其他禾谷類作物、草坪、花生、馬鈴薯等,對絲核菌屬、柄銹菌屬、腥黑分菌屬、伏革菌屬、黑粉菌屬等致病真菌有效,對擔子菌絲核菌屬引起的病害具有特效。由于該藥含氟,因此再生化過程中其競爭力很強,一旦與底物結合就不易恢復,而且該藥在種子處理方面依然具有強大的防病效果,在推薦劑量下對作物安全。但是該藥成本較高,單獨使用時抗性產(chǎn)生速度較快。
百菌清(Chlorothalonil),化學名稱:2,4,5,6_四氯-1,3_苯二腈,百菌清是廣譜、保護性腈類殺菌劑。作用機理是能與真菌細胞中的三磷酸甘油醛脫氫酶發(fā)生作用,與該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質(zhì)相結全,從而破壞該酶活性,使真菌細胞的新陳代謝受破壞而失去生命力。百菌清沒有內(nèi)吸傳導作用,但噴到植物體上之后,能在體表上有良好的黏著性,不易被雨水沖刷掉,因此藥效期較長。百菌清在正常用藥下,一般藥效期達到10天左右。
百菌清主要用于防治各種真菌性病害,適用于小麥、水稻、玉米、甘藍、柑橘、煙草、瓜類、花生等數(shù)十種作物,防治對象包括疫病、霜霉病、褐斑病、落葉病、輪紋病、白粉病、瘡痂病、灰霉病等很多真菌病害。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小麥紋枯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穎枯病,白粉病,銹病、瘡痂病、灰霉病、霜霉病發(fā)病嚴重,常造成災難性的損失,雖然噻呋酰胺、百菌清具有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但在實際應用中,植物病菌的防治難度越來越大:一方面,隨著種植結構的改變,瓜果、蔬菜等經(jīng)濟作物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病害發(fā)生程度、發(fā)生數(shù)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難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續(xù)的藥劑選擇壓力下逐年上升,單劑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臨著重大挑戰(zhàn)。
據(jù)恒志信信息網(wǎng)報道,已發(fā)現(xiàn)研究一種適用范圍廣、成本低、效果好的含噻呋酰胺與百菌清的殺菌組合物。殺菌組合物在制備防治禾谷類、果樹、或蔬菜的真菌病害的藥物中的應用。優(yōu)選在制備防治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小麥紋枯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穎枯病,白粉病,銹病、瘡痂病、灰霉病、霜霉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所用的噻呋酰胺是噻唑酰胺類殺菌劑,百菌清是一種能量抑制劑,作用機理不同,相互混配不會產(chǎn)生低觸,與單劑相比,二者聯(lián)合使用,有明顯協(xié)同增效作用,減少用藥量,減少生產(chǎn)成本以及防治用工、用藥成本;同時噻呋酰胺和百菌清的連用還克服和延緩了抗藥性,擴大防治譜,明顯提高了防治效果。適用范圍增加,適用于防治禾谷類、果樹、蔬菜的作物病害,特別是防治水稻。
該產(chǎn)品詳細制造技術工藝配方請見: 《殺菌劑復配(其它有機類)制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