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保脲類農藥的組合增效劑及農藥制備技術
來源:國際新技術資料網
|
-梅蘭
|
時間 :2014-07-04
|
1868 次瀏覽
|
分享到:
脲類是目前生產量最大、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幾丁質合成抑制劑農藥,但是通常這類農藥殺蟲速度較慢,同時也有部分害蟲產生了抗性。殺鈴脲的主要缺點是殺蟲速度慢,一般需要4?7天才能使害蟲大量死亡。由于這些方面的缺陷使得昆蟲生長調節(jié)劑等殺蟲劑在推廣應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在這種背景下,尋求增效物質作為這類農藥的增效成分,以提高這類農藥的殺蟲毒力,縮短害蟲的死亡時間,從而達到提高速效性,降低蟲口密度,降低害蟲危害程度以及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發(fā)生,作為解決這類農藥缺點問題的方法之一。且增效成分在自然界易降解,對環(huán)境安全,是選擇增效成分的原則。增效物質單獨使用無殺蟲活性或者只有極低的殺蟲活性,當添加到農藥中時能夠顯著提高制劑的殺蟲活性。然而,目前昆蟲生長調節(jié)等這類環(huán)保農藥增效劑的研究和開發(fā),仍是該類殺蟲劑應用領域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
磷酸三苯酯是一種白色、無臭結晶粉末,微有潮解性。主要應用于化工產品,用作硝化纖維、醋酸纖維膜的阻燃性增塑劑、聚氯乙烯的增塑劑、粘膠纖維中的樟腦不燃性代用品。磷酸三苯酯具有抑制昆蟲體內酶的作用。而不少研究結果表明,昆蟲代謝抗性機理主要是由于各種解毒酶活性增高所致。應用增效劑用以消除昆蟲群體具有這些酶的代謝選擇優(yōu)勢,是克服和延緩害蟲抗性發(fā)展的途徑之一。
據恒志信信息網報到,針對現有技術問題,新研發(fā)有效促進脲類農藥對幼蟲期害蟲的殺蟲活性且安全環(huán)保的脲類農藥的組合增效劑。通過試驗,發(fā)現把水楊酸和磷酸三苯酯組合與殺鈴脲或氟鈴脲混合后,對兩種脲類殺蟲劑的增效作用顯著,可以縮短殺鈴脲對害蟲的致死時間,和提高氟鈴脲的殺蟲活性,防止害蟲繼續(xù)危害作物,在同等防效下可減少殺蟲劑的使用量。水楊酸和磷酸三苯酯組合作為增效劑對殺鈴脲或氟鈴脲的增效作用比單獨使用水楊酸或磷酸三苯酯作為增效劑,其增效作用更加明顯,水楊酸和磷酸三苯酯之間具有協同作用的效果。
組合增效劑相對于單一增效成分水楊酸或磷酸三苯酯與殺鈴脲和氟鈴脲混配,對草菇線蟲的毒力測定表現為協同增效作用,其復配劑的共毒系數(CTC)為129.79和130.95。水楊酸產生蛻皮反應,磷酸三苯酯抑制昆蟲體內的酶。兩者增效機理不同,組合協同增效可擴大增效范圍,縮短害蟲死亡時間,提高抗性害蟲的防治效果。
含有組合增效劑的殺鈴脲、氟鈴脲對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的殺蟲毒力的速效性比其單獨使用分別高1.58?4.16倍和1.47?1.83倍,可以有效地促進殺蟲劑的殺蟲效果,提高藥效,在同等防效下可以減少殺蟲劑的用量。合增效劑水楊酸和磷酸三苯酯是化工原料,來源廣泛。作為殺蟲劑的增效成分時,易降解、無殘留,適合作為一種環(huán)保的農藥增效劑推廣使用。
該產品詳細制造技術工藝配方請見: 《殺蟲劑復配農藥制造技術》